产地区域范围、生产规模
宁德市海玉贸易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位于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白基湾海区,养殖证号:闽蕉城区府(海)养证[2017]第00090号,面积0.332公顷,为公司自有养殖基地,本公司无公害产品均产自该基地。年产大黄鱼鱼270吨,产值1125万元。另投资与当地养殖户合作养殖户近60多家。
大黄鱼养成阶段喂饵技术规范
一、养成阶段
1、大黄鱼非寄生疾病
大黄鱼养成阶段在100g-200g期间应当注意饵料变质、劣质引起中毒内脏病变,此病早起不易发现,出现时大多数病入膏肓并死亡,而且病变部位在肝、肾、胆等内脏,患鱼丧失食欲,离群上浮,时而急速窜游,时而抽出痉挛,不久下沉死亡。所以危害较大,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9-10月份为发病季节。
预防方法:严禁投喂过期、破包的颗粒料和不鲜、变质的冰鲜饵料鱼,饵料化冰期间避免阳光曝晒,泡水时间不宜过长,发病期间忌过量饱食,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黄鱼多维。一旦发病马上停食2-3天,在每公斤饲料中按比例添加鱼肝宁、安胆易康等,拌料投喂,每天2次,持续3-5天。
2、细菌性疾病
大黄鱼养成阶段在200g-400g期间应及时分箱,网箱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最忌讳连片密集,适当稀养,高温季节减餐减量。多数发生季节在4-9月暴雨天气或者气温不正常,前后温差大,7-8月为高峰期,传染迅速,发病初期一箱仅死鱼一两尾,4-5天后死亡急剧上升,如不及时治疗,后期可能出现爆发性死亡,病情严重死亡率高达50%。患鱼腹部朝天或头向上,水面做短时间窜游后即下沉死亡,严重时头部、下颌、腹部等体表出血变红。或乏力散游水面,时而侧游打转,时而肚子朝天扭圈,病轻时,受惊即下沉,过后又上浮,病体鱼表完整,剖检可见肝脏出血发红,肾脏浮肿。
预防方法:不要投喂单一的饲料或冰鲜饵料,两种拌均投喂,不应该过量投喂成饱为度,切勿饱食。做好科学分箱及网箱清洁,每个网箱安装200-300个网箱,应留足20m-30m的隔离通道,每天巡逻网箱周边,严禁一切污染物丢弃入海,在夏季高温和台风来临之际,应保持网箱水体交换流畅,有条件进行每个网箱人工充氧。
3、非寄生性疾病
大黄鱼养成阶段在400g以上,发病初期,患鱼摄食突然下降,肉眼仔细观察,可见患鱼身上有白点,随着病情发展,白点增多形成白膜,称之为白点病,患鱼常集群,绕箱壁狂游,或跳跃出水面,或往网箱壁冲撞摩擦,严重时鳞片脱落,肌肉发炎、溃烂,眼睛白浊,反应迟钝、或者水面上离群缓游。用镊子刮取白点做成水封片,低倍镜检,可见缓慢转动,卵圆形状不透明虫体。
预防方法:渔排网箱分布需间隔20m左右,多注意水流动向,减少投喂饵料。
二、投喂技术
1、大黄鱼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上与傍晚各投喂一次;越冬期间(水温10℃~15℃)一般每天一次,阴雨天气时,可隔天一次。 饵料投喂量控制在大黄鱼饱食量的60~70%间,日投喂量冰鲜饵料的约为大黄鱼重的4~4.5%,颗粒饲料为2~2.5%,不宜过量投喂。
2、当天的投喂量主要根据前一天的摄食情况,以及当天的天气、水色、潮流变化、养殖鱼有无移箱等情况来决定。湿性饲料日投饵率在高温季节(水温29℃以上)约5%,高的达6%~8%,越冬期间在1%以内。
根据多年实践,大黄鱼养成阶段,经加工的冰鲜饲料的饲料系数略高,大黄鱼养成阶段的饲料一般以冰冻鲐鱼为主,或辅以粉状配合饲料,经加工后投喂,一是用刀或切肉机切成适口的鱼肉块。该方法加工方便,在水中不易溃散,缺点是不便于添加添加剂,营养较单一。二是把冰冻鱼绞成肉糜,并拌成粘性强的团状饲料,用手挤压成大小不同的块状物而投入网箱中,该方法可以混入部分粉状配合饲料,或其他鱼、贝肉等饲料,也便于添加维生素,营养全面。大黄鱼为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需求较高。据初步试验,养成阶段的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45%左右为宜,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应控制在5%左右。
3、严把饲料质量关,力戒购买变质饵料。冰鲜饵料在夏季易变质,要避免日晒和在海水中浸泡,应在去除冰屑后带冻加工。还要谨防投喂不法贩子用福尔马林“保鲜”过的饵料。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经质量认证的配合颗粒饲料。颗粒饲料存放时要避免日晒和雨淋而变质,使用前要检查生产日期与保质期,投喂前要用适量淡水泼洒以软化。大黄鱼养成阶段的投喂方法同鱼种阶段,在投喂前及投喂中,尽量避免人员的来回走动,否则,将明显影响大黄鱼的摄食。
4、网箱养成的管理操作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的管理操作,基本上同鱼种培育阶段。但应强调的是,养成阶段生长最快的是在高温期间,这时也是网箱上最容易附生植物附着物的季节。要经常换洗网箱,一般每隔30天左右换洗一次。结合换洗网箱,对网箱中的养殖鱼进行挑出大、小规格的,留下中等规格的,并进行抗菌素、淡水溶液等浸泡消毒。
5、为保持商品鱼的金黄天然体色,在养成后期,网箱上最好加盖遮阴布幕。
在水流不畅,水质肥沃的连片网箱养殖区,要每天早、午、晚三次检查鱼的动态,尤其是闷热天气,特别注意凌晨的巡视工作,防止缺氧死鱼。
6、注意网箱养殖大黄鱼的过箱或消毒操作:大黄鱼鳞片疏松、易脱落,易感染细菌致溃疡死亡,或因高温、养殖密度大及寄生虫长时间侵袭而产生“应激反应”,一旦操作不慎,常引起批量死亡。为此,在操作前应先投喂3~5天的鱼用多维增强体质,操作应选择在凉爽天气或傍晚、早晨进行。换网箱应在水中过鱼,消毒时捞鱼应小量多次,小心操作,并注意增氧。高温季节大黄鱼耗氧量高,且网箱中溶氧低,尤其在网箱密集区的中央部分,小潮汛或低气压、阴雨闷热天气,养殖密度大的网箱区,易发生缺氧、浮头,常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黄鱼批量死亡。为此建议在网箱密集区的中央部分,间隔留出网箱空位,并顺着潮流方向留出一列空箱,促进水流畅通,否则应准备增氧等应急设备。另外,应加强值班防范,尤其是半夜至凌晨日出前的低溶氧时段。
7、认真抓好病害防治:高温季节大黄鱼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①肝胆综合症:多为投喂变质饵料或过量投喂而致,病鱼外表正常,解剖内脏可见肝脏肿大、颜色异常深或呈花斑状,脾脏肿大,胆囊变长,肠内充满水样物或黄色粘液。发病前曾摄食猛,发病后不摄食。防治方法:保证饵(饲)料新鲜,适量投喂;发现此病,应视规格大小,分别停饵3~5天或1~2天,再投喂安全的抗菌素及保肝利胆、助消化药物,后改投适量配合颗粒饲料。
②体表溃疡病:感染弧菌或其他致病菌引起,除注意小心操作外,还应定期在网箱中吊挂“白片”(含氯缓释消毒剂),投喂鱼用多维。
③贝尼登虫病:若发现大黄鱼体表、眼、头背充血或溃疡,鱼沿着网箱来回磨擦身体,体表或眼睛上有小的白色片状物,肉眼仔细观察可见有吸盘构造,即为贝尼登虫。持续干旱天气,海水比重高时易发生此病。发现个别得病,应马上在网箱中吊挂晶体敌百虫和白片(10~15米2面积的网箱内各挂一片);有条件的可定期浸浴淡水预防,病鱼用淡水浸泡3~5分钟;可适量投喂鱼用多维,以增强抗应激能力。
产地环境状况说明
宁德市海玉贸易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位于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白基湾海区,位于海岛旁,交通便利,周边无工业、农业、医疗、生活污水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物,环境质量好,气候温和。
一、地理环境:光热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在1250-2350MM之间,年均气温在15.2-22.3之间,水温在18-26℃,有充足的漫射光,光照强度为4000-10000lx。
二、海水水质与沉淀物:根据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环境监测结果,海水水质良好,海水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属清洁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